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低碳、绿色出行需求不断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用户使用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其补能系统与公路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提供完善、高效的充换电网络和服务,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与公路网的融合发展,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6月6日,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上海国际低碳智慧出行展览会高峰论坛成功召开。其中,在“新形势下低碳出行 车路网融合发展模式研讨”主题论坛上,来自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机构代表汇聚一堂,围绕高速服务区及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话题展开分享与深入交流,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优化高速充电品质以及提升车路网协同效能等献言建策。
充换电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主持会议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950万辆,渗透率达到31%,产销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今年1-4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超过38%,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出行做出巨大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的交通装备。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智慧,更加低碳。”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春霆在致辞中表示,举办上海国际低碳智慧出行展览会正是践行绿色低碳使命,积极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体现,也是上海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汽车高质量发展和交通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在这发展过程中,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充电联盟理事长付炳锋提到,多年来,在国家适度超前投建的政策引导下,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满足电动汽车用户能源补给需求的充换电服务网络。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充电桩已达到961.4万个、换电站达3715座,有力支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之一。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充换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充换电产业的发展模式也正在从重规模增长,转变为与车、路、网的融合发展方式。此次主题论坛的组织召开,正是希望持续推动车路网融合发展方式,分享成功经验、交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创新应用,加快充换电网络与公路网融合发展,助力交通出行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他说到。
随后,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王菊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分享了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四点思考。
会上,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针对中国电动汽车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产业政策形势进行了分析。据他介绍,在充电基础政策端,2014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中央政策指导、地方配套实施细则的配套体系。特别是去年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建设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总体要求和2030年发展目标,对于充电基础设施来说是极具引导性、纲领性的国家级政策文件。
他进一步提到,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推应用的主要矛盾已从里程焦虑向补能焦虑转移,充换电产业发展也已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的新阶段,应从科技创新、充电价格及顶层设计层面推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引导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19号文发布后,后续各部委又相继落地了更细化的文件。
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沿线充换电服务能力
充换电基础设施是保障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全球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场景,高速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也已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2月,我国高速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达到2.1万个。
在分场景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中,交通运输部统筹推进高速及公路沿线充电设施网络建设工作。2024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发布多个文件,包括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探索服务区分布式光伏建设等文件,对新形势下提高高速公路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强化充电设施运营能力,加强服务区充电信息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24年底,全国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除高寒高海拔区域以外,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100%,持续提升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能力。”会上,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出行服务处处长闻静详细介绍了我国高速公路充换电基础设施的现状。同时,她指出,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面临建设用地保障困难、建设运营成本高、投资的经济效益较差、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充电潮汐现象明显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她从四个方面给出建议:一是推进服务区光储充换一体化应用,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屋顶、停车场和充电桩遮阳棚等空间,建设公路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基础设施,全面提高服务区补能效率;二是统筹推动收费站闲置用地建设充电建设。鼓励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结合各路段实际情况,在确保通行畅通前提下,提升电动汽车补能便捷度;三是加强服务区充电服务的信息共享共用。加强与能源部门、充电设施运营商、汽车生产企业、地图导航企业数据共享共用,全面提升充电服务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四是探索公路服务区电动重卡换电。鼓励货运在运输需求量大,运输频率高的公路沿线建立重卡换电的试点,推动公路运输的降本增效。
“除了更科学合理地布设充电基础设施外,我们也想通过智慧服务区的建设,数字服务区的建设,更好加快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加大与多方合作力度,构建公路一张网出行服务能力,为公众长距离出行提供高质量服务体验。”她指出。
蔚来汽车作为新势力造车的代表企业,一直积极开展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运营,为新能源汽车的“无忧出行”提供便捷的补能服务。与会期间,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进行了“建立可持续的充换电网络”的主题演讲,并重点分享了蔚来在高速公路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在沈斐看来,电动汽车时代,高速服务区一定要推进光储充换放一体化的充电站建设,即不仅要有超充,还要有普通快充;不仅要在服务区建设充换电站,还要协调高速公路以外的充换电站资源;不仅要有常规的充换电站,还要有针对出行高峰的应急方案、紧急情况的供电保障方案。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副总裁彭鹏则认为,在高速公路和公路干线场景中建设充电基础设施面临数量需提升、区域分布不均、效能和补能速度需提升等问题。结合未来光储融合发展趋势,面临建设难、运维难、盈利难、升维难等问题。以全液冷超充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广泛建设超充基础设施,则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叫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助推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针对未来高速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他建议明确高速公路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的目标网,同时提升大功率充电桩的占比指标。
理想汽车充电网络高级总监毕道明分享了理想汽车关于高速超充补能网络建设的实践,他同样指出,从充电速度上来看,超充是解决高速补能的一个核心解法。“从覆盖率来说,我们已经解决了高速超充建设有和无的问题,如何改善用户补能体验、提高设施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是眼下行业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毕道明认为,高速充电设施必须要高效、可持续地运营,构建完整的商业闭环,否则将难持续的快速扩展。因此,高速充电基础设施应该“有人建、有人运、有人管”,这需要充换电服务生态体系中的各方合作解决。
最后,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技术总监王成名进行了题为“打造新能源汽车车主权益平台,赋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碳普惠权益交易”的主题分享。
总而来说,围绕“新形势下低碳出行车路网融合发展模式”的话题,与会嘉宾从建设规划、企业实践分享、政策解读、碳交易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并达成共识。面向未来,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快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氛围,各行业组织能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打通产业链合作交流通道,同时产业链上的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勇于尝试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示范应用,从而更好地助力充换电服务网络与车、路的协同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新民网出于传递汽车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