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李书福 车企应该要从效率优先向公平优先转变

来源:新民网     编辑:捷升     2021-06-15 12:59 | |


  • 所有的竞争都离不开一条道,那就是正道——研究规律、认识规律、尊重规律。
  •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从概念变为行动,这对能源体系来说是一场革命,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机遇。
  • 必须坚持打基础、练内功,只有形成核心能力,才能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 让千千万万的一线劳动者工作有奔头,生活有保障,家庭是小康。
  • 人才是一个国家竞争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一个企业竞争的最基本要素。吉利教育是公益性、非营利的,我们乐在其中。


  6月13日上午,在以“融合发展·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高端访谈上,包括吉利控股集团李书福等在内的众多车企领袖、业界专家共同把脉处于变革最关键时期的汽车产业。

  面对当前跨界造车风起云涌,李书福提出了几点思考,并再次呼吁要实现从效率优先向公平优先转变,让一线劳动者收获尊严、成就梦想、成就幸福。

  一、只有走正道,才能得天下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很多领域仍然有待于寻求突破,千万不能过度自信。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依然非常严峻,我们必须坚持打基础、练内功,只有形成核心能力,才能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弯道超车”还是“换道超车”,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我认为所有的竞争都离不开一条道,那就是正道,汽车行业百年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走正道,才能得天下。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山外有山,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的规律。研究规律、认识规律、尊重规律,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正道”。

  二、尊重知识产权,提高创新的软环境竞争力

  尊重知识产权,提高创新的软环境竞争力,全面依法治国应该落到实处。中国汽车工业如何实现受人尊重,就看中国汽车行业是否尊重知识产权,是否尊重依法竞争。

  三、将二氧化碳变成绿色甲醇,为汽车提供绿色能源

  中国在能源多样化战略方面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太阳能制氢与各种回收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可能是一条可行的绿色能源发展道路。甲醇是最简单的含氧碳氢化合物,可常温常压保存、运输,对环境友好,降解速度快,辛烷值高,且可循环利用。

冰岛国际碳循环公司

  吉利入股的冰岛国际碳循环公司已运行10多年,捕集二氧化碳合成清洁甲醇已具备一定规模。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的千吨级“兰州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就是利用太阳能制氢,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液态阳光甲醇。

  四、中国汽车企业应该要实现从效率优先向公平优先转变

  中国汽车企业应该要实现从效率优先向公平优先转变,这样才可以与世界接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提倡的都是效率优先,因此中国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到处高楼林立,看上去很有钱。而今天的中国更需要公平,如何实现从效率优先向公平优先的转变,这个问题举国上下都需要思考,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当相对收入太低、被重视的程度不够,就很难拥有职业尊严。没有职业尊严就不可能形成职业精神,没有职业精神就造不出高质量的产品,因为他对自己这个职业觉得不受尊重,所以要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很难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为一线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创造更好的职业条件,加大培训投资的力度,提升职业能力,让千千万万的一线劳动者工作有奔头、生活有保障、家庭是小康,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沿着自己的专业方向安心稳定的工作,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在产业链上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职业价值,从而收获尊严、成就梦想、成就幸福。

  作为企业,要积极构建与员工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为员工打造理想家园,只有员工心情舒畅了,产品才有质量的保证,企业才有生机活力,才有光辉的明天。

  五、开放包容,合纵连横,融入全球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指引下,吉利在全球市场开拓力度将继续加大,融入世界的梦想依然坚定。我们必须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自我超越的能力,开放包容,合纵连横,打造产业链新优势,扩大生态圈新朋友。在遵守世界各国法律及全球合规的前提下,抢抓新发展机遇,携手上下游产业链,与行业伙伴一起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大胆实践。


  (新民网出于传递汽车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