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特斯拉Model 3实现NHTSA测试车辆最低受伤概率

来源:新民网     编辑:江美     2018-10-10 11:07 | |

  基于Model S和Model X的先进架构,特斯拉设计了Model 3,将其打造成有史以来最安全的电动汽车。在先前接受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测试的车型中,Model S的人员受伤概率是最低的,Model X则紧随其后,名列第二。如今,Model 3不仅在每个类别和子类别中获得全五星安全评级,并且NHTSA的测试还显示,在所有接受过测试的车型中,Model 3的人员受伤概率是最低的。

  作为其新车评估项目的一部分,NHTSA测试了Model 3后轮驱动长距离版。该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碰撞测试来计算车辆在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翻滚碰撞中造成严重身体伤害的可能性。NHTSA的数据显示,Model 3车内人员在这些碰撞中遭受重伤的可能性要小于其它任何一款车型。另外,先前接受过测试的Model S和Model X在人员最低受伤概率上仍保持第二和第三的成绩,因此NHTSA将特斯拉电动汽车评为史上最佳车型。特斯拉方面预计包括Model 3双电机版在内的其它衍生车型也会在测试中获得相似结果。

  Model 3为何安全?

  除重量分布接近50/50外,Model 3还被设计成拥有极低的极惯性矩,这意味着Model 3最重的部件距车辆重心更近。尽管Model 3没有发动机,但由于搭载中置电池组(这款车型中最重的部件),再加上Model 3后置电机处于车后轴稍前的位置,而不是位于车后轴后方,所以其性能可与搭载中置发动机的车辆相媲美。这种架构不仅提高了车辆的整体灵活性和操控性,还能使旋转动能降到最低,提高车辆稳定控制的能力。

  同Model S和Model X一样,Model 3也得益于全电动架构和动力系统的设计,包括坚固的乘客舱、强化的电池组以及低重心。这些安全基础有助于防止座舱和电池组遭受破坏,降低翻车风险,并系统地分散座舱承受的碰撞力——这些都为优异的前缓冲区提供了基础,使其能更有效吸收能量并粉碎碰撞。

  特斯拉在碰撞结构设计、约束系统以及安全气囊中添加了艺术特征和新创意,并把电池安全视作Model 3整体设计的核心。

  在正面碰撞中,Model 3有效的前缓冲区能准确地控制车辆减速,先进的约束系统则与预紧装置和负载限制器相互作用,保证了乘客的安全。特别设计的乘客安全气囊是为了在角度或偏移碰撞中保护乘客的头部,反应灵敏的空调出风口根据碰撞特征动态调整正面安全气囊的内部压力,以加强对车内人员的保护。前排气囊和膝部气囊以及可收缩转向柱都进一步减少伤害,使得Model 3在正面碰撞中获得全五星评级。

  在正面柱碰撞中,狭窄的障碍物会影响到主碰撞轨道之间的车辆,而吸收能量的横向及斜梁结构则减轻了这一影响,包括高强度铝合金保险杠、处于车辆前方较低位置的防倾杆、位于钢制副车架前方且与主碰撞轨道相连的横向构件以及副车架上额外的斜梁。在没有受到直接影响的情况下,斜梁可将能量分散到碰撞轨道。超高强度的马氏体钢梁也位于前悬架的顶部,以进一步吸收严重碰撞产生的能量,而形状与“U”相似的副车架的尾部在受到冲击时则会倒扣下来。即便Model 3双电机四驱版搭载前置发动机,这些结构也仍然有效,这是因为副车架的设计可使发电机完全卸下来。

  在所有接受NHTSA测试的车辆中,Model 3侧面柱碰撞的伤害也最低。与正面碰撞不同,在侧面碰撞中几乎没有缓冲区域,因此特斯拉为车辆设计了纵梁结构和侧梁,以便在较短的距离内尽可能吸收更多的能量。这些结构与坚固的车身和强化的电池架构相互作用,进一步减少并防止碰撞对车舱的破坏。在对座舱破坏较小的情况下,侧面安全气囊将有更大的空间来展开,从而降低车内乘客受到的冲击。

  翻车事故是美国道路上发生人员伤亡的一个主要原因。特斯拉在车辆结构设计上都拥有很低的重心,这是通过尽可能降低重电池组和电机的离地间隙来实现的。在翻车事故中,特斯拉内部测试显示,Model 3的车身结构能承受住自身四倍多的重量,而且几乎不会发生变形。NHTSA的标准只要求车辆能经受住自身三倍的重量。

  许多公司都试图打造出在碰撞测试中拥有完美表现的车辆,每家车企都宣称他们的汽车很安全。但是当碰撞真实发生的时候,这些测试结果表明,如果你正在驾驶特斯拉电动汽车,你将拥有躲避严重伤害的最佳机会。


 (新民网出于传递汽车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